技术起源
公司起源
成都回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团队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,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,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基础性、前瞻性、先导性、工程性核科研综合基地。1958年基地全面建成,“一堆一器”(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)标志着“中国进入了原子能时代”,为我国“两弹一艇”研制攻关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。在国家表彰的23位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中,有7位在这里创建功勋,70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,国内十几个重要的核科研和生产单位由此派生,从这里输送出去的各类骨干人才达一万多名。原子能院也因此获得了我国核工业“摇篮”和“老母鸡”的美誉。
团队历程
原子能院回旋加速器学科中心技术团队,1990年代在樊明武院士的带领下,建成了我国第一台30MeV医用强流回旋加速器,该加速器具有研制起点高、束流强度高、引出效率高、智能化程度高和体积小的“四高一小”特点,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、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,1996年被两院院士评为“中国重大科技事件”。2000年以来,团队在现任成都回旋公司董事长、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张天爵研究员的带领下,建成了100MeV强流回旋加速器,获同类装置国际最高束流功率和最宽流强供束范围,2014年被两院院士评为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”。并实现了10MeV、14MeV、30MeV、50MeV、70MeV和100MeV等六个能量等级不同型号的系列化、标准化发展。2020年,建成了我国首台超导回旋加速器,能量调试达到了231MeV。该加速器体积小、功耗低、剂量率高,配套的能量选择系统50ms快速调变,360°旋转机架0.3mm精准定位,适用于癌症快速扫描治疗。面向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领域的迫切需求,回旋加速器团队在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,目前致力于重点突破超紧凑、超轻型的下一代回旋加速器研发。

樊明武院士向王淦昌先生汇报
30MeV强流回旋加速器建成